如何建造“好房子”,如何用新型工業化建造方式建造“好房子”,是當前建筑產業一個重要課題。為此,本文作者就如何用新型工業化建造方式建設高質量“好房子”深入相關項目調研,從中梳理出來以下5個創新點。
創新一:新型結構裝配化的后澆墻、板連接體系,突出解決現有PC剪力墻套筒灌漿技術的疑慮。
一是寶業新型結構裝配化的雙面疊合夾心保溫(三明治)剪力墻體系在工廠流水線上生產。施工現場的上下2個樓層的剪力墻,由豎向插入鋼筋連通,這些鋼筋能承受水平向剪力。柱的鋼筋跟傳統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原理相同,可從底層一直貫穿到頂層,柱的混凝土跟雙面疊合剪力墻空腔、疊合梁的上部、疊合樓板的上部一起現澆而形成一個整體。
二是寶業新型結構裝配化的雙面疊合夾心保溫(三明治)剪力墻與現澆剪力墻的對比實驗,經同濟大學抗震實驗室研究表明,該體系雙面疊合(三明治)剪力墻的抗震性能,完全滿足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地區建筑的抗震設計要求,其承載能力完全等同于現澆體系。
中國工程院江歡成院士對現有PC+套筒灌漿體系始終有一個擔憂,即現有套筒灌漿技術的連接是否可靠?這已然成為對現有PC+套筒灌漿體系的行業之問。雙面疊合體系在連接原理上完全等同于現澆體系,這從根本上回答了江院士所提出的這一重要行業之問。江院士在調研了寶業科技產業基地及上海活力天地項目后表示,他對預制裝配式建筑充滿信心,好像看到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創新二:新型剪力墻-外墻的“三明治”墻板構造體系,突出破解了原有PC外墻外保溫技術體系的外保溫粘結使用不能與房屋建筑使用同生命周期的行業難題。
現在全國全面推廣綠色節能建筑,其中,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普遍采用的是外墻外保溫技術體系,但其粘接技術使用壽命理想狀態下最多只有30年,質量稍稍控制不好粘結使用壽命就大大衰減,東北地區由于氣候寒冷衰減更甚,有的幾年就出現外保溫脫落問題,既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又造成節能效果喪失,還增加地方政府的負擔,也引發一些住戶群眾的不滿。眾所周知,普通房屋的使用壽命是50至70年,外保溫粘結技術使用周期與房屋使用壽命的時間差就是一個重大行業技術問題,必須要研究透、解決好。
如果能廣泛推廣使用新型“三明治”墻體系,確保新建建筑保溫技術體系的生命周期與整體建筑同生命周期,那么就不用擔心這類新建建筑理論上要二次,甚至三次外保溫裝修問題了。既從根本上解決了建筑節能之需,又消除了廣大住戶群眾的擔憂,還解決了今后地方政府二次甚至三次的外保溫改造的負擔問題。這一集成應用表明,其一次性成本并不高,如果廣泛推廣應用,可以徹底解決地方政府的后顧之憂。
新型“三明治”墻技術體系的耐久性,經有關科研機構的加速老化試驗,結論為該保溫層的耐久性可以達到房屋的設計壽命。
創新三:新型結構-機電-裝飾裝修部品部件全裝配化體系,強調全裝配化系統性解決方案有效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建筑品質。
該體系實現了結構部品部件+機電部品部件+裝飾裝修部品部件的全裝配化,隔墻在工廠里生產,把管線、接線盒預埋在裝配式隔墻部件里,現場施工方便、快捷;外圍護墻內側,用綠色材料制成的裝配式板,現場拼接,施工方便;機電安裝時,由于預留有管線通路,強電、弱電電纜等容易穿線安裝、調試,可以大大節約人工成本。從整體上說,安裝工程的費用可以降低。
同時,由于基本上全面實現了工廠化生產部品部件的應用,整體建筑品質統一并顯著提升。
創新四:應用超低能耗建筑技術體系實現整棟樓宇或整套房屋節能減碳綜合性能評價技術體系。
一是超低能耗建筑技術體系的應用,從樓宇或房屋的保溫-隔熱-新風全方位實現節能減碳。
二是整棟樓宇采用高效率電器,在相同舒適度的前提下,用能減少,達到減碳目標。
三是實現綜合能源管理系統應用,既能實現智能化調節能源負荷,削峰填谷,又能實現當室內人員長時間離開房間時,可智能關閉房間空調及照明,還可實現這些技術系統的集成,在源頭及管理上節能減碳。綠色低碳節能技術體系應用于建筑節能項目可實現節能53.9%,應用于超低能耗建筑項目上可節能82.5%以上。其關鍵是從根本上解決了現有建筑節能或綠色建筑評價只是設計結果評價,而不是實際建筑節能效果評價的問題。該技術體系則真正意義上根本解決了這一重大行業問題,并獲得中國節能協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及“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該成果被評價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廣闊”。
創新五:綜合以上4個方面重大技術體系創新,迭代應用投資-建造-運營模式創新,成功打造一批真正意義上的更好、更省、更快的“好房子”實踐范本。
“好房子”首要的是品質更好,這一點是廣大的購房群眾說了算。紹興大阪綠園項目、紹興新橋風情項目和上海活力天地項目,在房屋交付后均實現了住戶“零投訴”。這在于通過四大體系創新,從整體上全面提升了房屋品質及上海市出臺了關于“交付前住戶提前預驗收”的新政策。兩方面迭代是助推實現“零投訴”高品質住宅的重要因素。其實,購房群眾評價與行業評價應當說是有一致性的,紹興新橋風情項目和上海活力天地項目就獲得全國“詹天佑住宅小區金獎”。
“好房子”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建造成本要更節省,寶業的解決方案是結構-機電-裝飾裝修全裝配化。如果僅僅是結構裝配化,建造成本一般會增加200-300元/平方米,如果是全裝配化,特別是機電和裝飾裝修裝配化就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做到與傳統建造方式比基本持平。這樣綜合測算下來,實際上海市裝配化建筑的真實成本不增反降,可節省1200元/平方米左右或以上。如果再考慮裝配化建造工期大大縮短,以及新型建造方式不斷創新如取消外抹灰施工節省工期約30天等,這些工期節省后的資金成本進一步降低。如果再綜合考慮寶業新型建造方式所普遍采用的投-建-營一體化模式創新,其建造和運行能耗明顯降低,綜合成本測算下來又進一步降低。隨著國家碳匯交易政策到來,其減碳經濟效益將得以量化,成本優勢會更進一步凸顯。
“好房子”的第三個方面是建造速度要更快,結構-機電-裝修全裝配化,有效減少后期傳統濕作業的人工成本和作業時間,直接且有效縮短了項目的整體建造周期。
建筑產業新質生產力包括新型制造建造方式、新型服務模式和新型業態模式,新型工業化建造方式打造“好房子”的寶業解決方案正是建筑產業努力實現新質生產力的實踐和創新,特別是基于以上5方面創新,迭代寶業的投-建-營模式,再加上如上海的住戶預驗收政策等相關措施,從而真刀真槍地打造“好房子”實踐范本,全面實現全裝配化、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質、高舒適度、高耐久性、節能減碳、住戶群眾高滿意度的“好房子”解決方案。
(轉自中國建設新聞網)